發表文章

20070527-Process Explorer 說明

http://www.microsoft.com/technet/sysinternals/utilities/ProcessExplorer.mspx 當我們懷疑記憶體中有木馬病毒或遠端遙控程式在常駐的時候,我們常會打開工作管理員來檢查,可是工作管理員只顯示執行中程式的名稱,卻無法顯示該程式的所在目錄,倘若問題程式是以類似某系統程式的名稱出現,自然很容易可以判斷程式的真偽,不過萬一問題程式是以相同於某系統程式的名稱出現,那就很容易讓管理者產生誤判了。 舉例來說, Windows 系統有一支相當重要,卻常被冒名的系統程序 svchost.exe ,它存放在 %Systemroot%\System32( 註 1) 目錄下,木馬病毒常以類似的檔案名稱如 svhost.exe 、 svhost32.exe 或 svch0st.exe 出現,以混淆管理者的視聽,其中 W32.Welchia.Worm 病毒更以同檔名、不同存放目錄的方式 ( 註 2) 出現。透過工作管理員是很難有效判斷程式真偽的,所以在此介紹各位改用 Sysinternals 的免費程式 Process Explorer 來替代工作管理員。只要透過簡單的設定修改,就可以在 Process Explorer 主畫面下觀察到所有執行中程序的所在目錄,因此對於以同檔名不同存放目錄出現的問題程式就能夠一眼看穿了。

20070527-CPU風扇有時會停止運轉,有時又轉動

圖片
這是因為 CPU溫度實在太低所致 ,自從Intel 915/925晶片組以後的主機板,為降低 CPU 風扇運轉的噪音,將CPU風扇轉速控制功能列為標準功能,並因應 CPU 溫度狀況不同來做 CPU 風扇不同轉速的控制,如:在CPU 溫度低於攝氏 40 度時,CPU 風扇會停止運作。 ● CPU風扇轉速控制功能: 在技嘉主機板上面叫做「CPU Smart FAN Control」。 在華碩主機板上面叫做「CPU Q-FAN Control」。 這可進入主機板的BIOS,選擇 Enabled(開啟)或 Disabled(關閉)來加以控制。 ● 若是將該功能 Enabled(開啟)時,CPU 會有三種轉速: 1. CPU 溫度超過 60 度左右(各個主機板預設值會有差異),CPU 風扇轉速以全速的方式運作。 2. CPU 溫度在 41 度至 60 度間,CPU 風扇轉速會依據溫度的增減而調整風扇的運作。 3. CPU 溫度 低於 40 度,CPU 風扇停止運作 。 ● 容易發生的條件: 1. 環境溫度影響CPU本身的溫度,例如:天氣太冷(尤其是冬天)。 2. 使用Core 2 Duo核心的CPU,例如:E6300、E6400等等,這些CPU運作的熱量很低只有65W,在工作量沒有滿載的時候甚至風扇不用運轉就足以散熱了。 當風扇有時會停止運轉時您可以檢查看看是否符合上述條件,或者把CPU風扇轉速控制功能關閉來反相驗證看看風扇是否全速運轉。

20070524-電腦播放之類比與數位輸出方式

使用電腦的光碟機在播放音樂CD時,將聲音傳出來可以利用有兩種方式,一種為類比播放,這是利用光碟機內建的解碼器將音樂轉成類比訊號,透過音源線轉接到音效卡輸出;另一種則是數位播放,是利用IDE排線將資料傳送至CPU解碼,再從音效卡統合輸出。 使用數位輸出與透過音源線轉接比較,有兩個優點: 1. 聲音傳輸品質高,擺脫訊號線高頻衰減現象,也避免機殼內的電磁波干擾變成雜訊。 2. 節省機殼內的接線佈置。 所以從Windows 2000、XP以後開始支援數位播放,漸漸地取代透過音源線傳輸的類比播放。若您播放音樂CD時沒有聲音,很可能是因為光碟機未配接音源線,但又未開啟數位播放功能所導致。請參考以下步驟來設定: 1. 至少使用 Windows Media Player 8.0 以後版本。 2. 開啟 Windows Media Player 後選擇「工具」→「選項」→「裝置」,然後再開啟欲播放光碟機的「內容」。 3. 將播放選項設定為「數位」即可。 一般而言,在 Windows XP 作業系統此選項預設是數位,所以不需要特別去設定,這也是 Windows XP 方便之處。若您是使用 Windows 98 作業系統,因不支援數位播放的關係,仍需要將音源線接上光碟機與音效卡 CD In 才會有聲音。

20070514-主機板電容分析

圖片
近年來 CPU 頻率的不斷提高,功耗溫度也隨之增大,再者電子元件有怕熱的特性, 每當溫度升高時,傳統液態電解電容裡的電解液便會逐漸減少,導致電解液與正負極鋁箔失去平衡,電容的濾波與穩壓功能出現異常,時間一久膨脹爆裂漏液的情況因而發生〈爆電容〉,電解液四散造成電路板短路,影響主機板的正常運作,而必須送維修處理。 是否每個主機板都會發生電容爆漿的情形呢?又該如何防範此類問題的發生呢?首先,我們必須先瞭解主機板電容爆漿的原因。 主機板電容爆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: 一、主機板用料問題 :主機板電容品質的優劣與否,大大的影響電腦的使用壽命,如果是採用品質低劣的液態電解電容,存放時間一拉長,電容裡的電解液就容易產生變化,進而影響性能,甚至爆漿漏液。 二、主機版設計不良 :液態電容受高溫高熱影響最大,如果主機板設計不良,造成散熱不易、電子零件溫度提高,長期使用下來將導致電解液產生化學變化,終至爆漿。 ( CPU 附近之 MOSFET 溫度 ) 三、不當的超頻超壓,異常的供電品質 :由於電容具備電子能量儲存、電流濾波及穩壓之功能,以提供給主機板穩定的供電,所以不當的超高頻、超電壓將造成電容毀損,失去功能。 四、電源供應器的 好壞 如果您的主機板是採用固態電容的設計,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。 固態電容是什麼? 固態電容的全名為固態鋁質電解電容,是目前電容器產品中最高階的產品,它與普通液態電解電容的最大差別在於採用了不同的介電材料,液態電解電容介電材料為電解液,電解液沸點僅攝氏 120 度,遇高溫容易出現爆漿現象;而固態電容的介電材料則為功能性導電高分子,因介電材料為固體,耐熱超過攝氏 350 度,故沒有傳統鋁電容之高溫爆漿的問題。 固態電容有什麼特色? 一、使用壽命更長 : 比一般電容擁有高達六倍的使用壽命。 二、穩定性高 : 電容量不易受周圍溫度和溼度的影響。 三、耐高頻、耐高溫、耐高電流。 四、杜絕所有漏液及爆漿問題。 固態電容通常應用在工業用主機板及長時間運作的機器設備上,經由實驗證實,固態電容在 65 ℃的工作環境中壽命可望高達 200,000 小時 ( 約 23 年 ) ,由於具備環保、安全、低阻抗、高低溫穩定、耐高紋波及高信賴度等優越特性,能讓主機板擁有更穩定可靠的供電品質及更佳的超頻能力,因此,是否具備固態電容的設計絕對是您選擇主機板的首要考量。

20070504-辨識Intel CPU規格

圖片
辨識 Intel CPU 規格 到 Intel 官方網站 下載 CPU 辨識軟體 Intel Processor Identification Utility ,操作步驟如下:   (1) 點選畫面中間的 繁體中文 進去。   (2) 先點選「 Chinese trad 」,再點選 PIDXX10.MSI 進去。   (3) 點選 「下載檔案」 。   (4) 出現如下視窗,選擇『儲存』。   (5) 設定儲存位置後,點選下載的 pidcht10.msi 。   (6) 按『下一步』開始進行安裝動作,一直至安裝結束為止。   (7) 之後可以從「程式集」裡去執行「 Intel 處理器 ID 實用程式」。   (8) 進入程式裡,可以看到 Intel Pentium 4 6xx 系列 CPU 的特色項目出現 (此例為 Intel Pentium 4 660 3.60GHz CPU ) 。   ● 在頻率測試可看到電腦上的 CPU L2 快取為 2MB 。   ● 在 CPU 技術可看到電腦上的 CPU 有支援 Intel EM64T 技術。   ● 在 CPU ID 資料可看到電腦上的 CPU ID 為 0F43 開頭的編碼。

20070503-EMF與RAW格式列印的差異

「 EMF 」及「 RAW 」列印格式是 Windwos 系統資料格式列印架構的重要部分,不同的資料格式其列印的流程不同,差異主要有以下方面: 一、使用「 EMF 」格式列印,系統資源可以很快地釋放列印工作,進而處理其他的工作。 二、「 EMF 」格式列印時,會將列印的內容站存在硬碟的 windows\temp\ 目錄下,由 spooler 統一送至印表機列印;而「 RAW 」格式列印則是將資料存放在電腦的記憶體裡。 PCL 6 印表機語言 所開發的印表機驅動程式通常不能選擇 EMF 格式列印,因為 PCL 6 驅動程式主要是利用電腦主機的硬體資源來完成列印工作,要求更高的系統記憶體以及硬碟空間,而 PostScript 印表機驅動程式 目前尚未支援 EMF 格式列印。

20070502-顯示器DVI-I及DVI-D接頭的差異及安裝搭配

圖片
DVI 接頭有兩種,分別是 DVI-Digital ( DVI-D )及 DVI-Integrated ( DVI-I ), DVI-D 只有支援數位顯示的設備, DVI-I 則是支援數位顯示及類比顯示設備。 也就是說您的顯示器若是 D-SUB 規格的接頭,但是您的顯示卡是 DVI-I 的介面,可以透由 DVI-I 轉 D-SUB 的轉接頭,搭配 D-SUB 的訊號線來使用(如下圖)。 若是您的顯示器是 DVI-D 的規格,顯示卡是 DVI-I 的規格,您可以使用 DVI-D 的訊號線,但是無法使用 DVI-I 的訊號線,因為 DVI-I 的訊號線有多四根傳輸類比訊號的針腳,但是 DVI-D 的接頭上無此孔位,所以無法搭配使用(如下圖)。